7.太喜欢看电视、玩手机。有的父母白天忙工作,晚上回家不是盯着电视,就是玩手机,忽略了孩子对陪伴的心理需求,这样的做法对亲子关系伤害很大。家里不妨每周设置两到三天“关电视日”或者“丢掉手机日”,一家人
6.说话不算数。“你答应我考前三名就给我买赛车,现在为什么不给我买!”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不少见。家长三番五次言而无信,即便事出有因,也会对孩子的心灵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。这种做法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,孩子
5.决不能吃一点亏。“谁打你,你就打回去,千万别吃亏。”这成了不少家长对孩子的“学前教育”。可另一方面,社会上许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、缺乏团队精神、不懂得“宽忍”。受这种言传身教的孩子,长
4.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“好学生”。有些家长勒令孩子只准跟好学生一起玩,不允许接近“坏学生”。但首先,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品德优秀,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有优点。家长的命令让孩子单纯的世界蒙上了功利的色彩。
3.总说这也不准,那也危险。在有些父母的眼里,孩子缺乏本能的自我保护能力,需要父母撑起保护伞亦步亦趋。然而,这样的言行会导致孩子自我封闭,性格怯懦,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;还有一部分孩子“物极必反”,长大
2.总说孩子不如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从谁家孩子个儿高,到谁的孩子会背唐诗、弹钢琴、写书法……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不少孩子长大后最痛恨的人。爱攀比的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,但盲目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发
第四课:学习的力量 “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”,才能是学习的结果,若心境专注,则事半功倍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真正的天才非常少,95%的人智商都差不多,个人成就主要看后天学习。所以,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习的
第三课:淡泊的力量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,忠告孩子不要过分讲求名利,静心反思,才能了解自己的志向。当今社会浮躁,孩子也深受影响。如问起孩子的志向,不少人会回答当有钱人、大老板、大官。要让
第二课:节俭的力量 “俭以养德”,忠告孩子要节俭,审慎理财,量入为出,才能避免成为物质的奴隶。但如今,不少孩子的头脑中几乎没有“节俭”这一概念,不懂得物尽其用,浪费现象随处可见。“自古纨绔无伟男”,家
《诫子书》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(后任蜀汉军师、将军)的一封家书,短短的86个字蕴含了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,不仅是每个人修身养性的参考,也对育儿教子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。 第一课:宁静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