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不要完全牺牲自我。不少家长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,甚至放弃自己的爱好、事业。然而,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里佐教授发现,这些牺牲自我的家长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,尤其是女性。这样的牺牲还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要求过
7.锻炼让孩子表现更好。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布斯教授针对11岁青少年研究发现,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、计算等能力,对男孩与女孩同样有效。建议家长别总把孩子圈在家里,多与孩子一起跑跑步、打打球
6.少让孩子看电视。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琳达·帕加尼跟踪调查了2000名儿童后发现,孩子在两岁半左右时,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他们在上幼儿园时表现就更糟糕,尤其在词汇、计算和运动方面能力很差。对此,美国
5.一起做家务,孩子更快乐。很多夫妻会为谁做家务闹矛盾。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戈尔文研究指出,父母与孩子一起做家务,孩子更容易变得快乐。比如,饭后让孩子扫地,爸爸拖地,妈妈洗碗,大家一起共享做家务的快乐,就
4.规律作息有助孩子大脑发育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凯利教授在调查了1.1万名儿童后发现,3岁时就作息不规律,会导致阅读、计算能力低下,空间意识薄弱。研究还发现,规律作息对男孩女孩同等重要,越早养成习惯,
3.避免严厉的批评。调查显示,约90%的美国家长承认曾对孩子有过至少一次的严厉批评。这种情况在我国也不少见。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王明特(音)研究发现,严厉指责13岁左右的青少年,可能使他们的行为更放
2.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。有些父母认为,爱就是成天围着孩子转,像“直升飞机”一样,有点事马上“飞”去“救火”。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的西弗林教授认为,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更易抑郁,自理能力差。家长应学会适度
教育孩子是每个爸妈都要学习的技能。英国心理学家杰瑞米·迪安在著名学术网站“心理博客”刊文,总结了8项心理学研究,可以为家长们提供育儿思路。 1.有孩子的夫妻更快乐。不少初为人父母者,面对宝宝的哭闹、顽
7.太喜欢看电视、玩手机。有的父母白天忙工作,晚上回家不是盯着电视,就是玩手机,忽略了孩子对陪伴的心理需求,这样的做法对亲子关系伤害很大。家里不妨每周设置两到三天“关电视日”或者“丢掉手机日”,一家人
6.说话不算数。“你答应我考前三名就给我买赛车,现在为什么不给我买!”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不少见。家长三番五次言而无信,即便事出有因,也会对孩子的心灵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。这种做法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,孩子